这里是最危险的地方,这里是抗击疫情的最前线,这里也是确诊和疑似患者临时的“家”,这里就是市一医院隔离病区,让我们跟随镜头,回顾收治确诊患者的那段时间,揭开隔离病区的“白天黑夜”。
6:00
清晨,隔离病区病人还在睡梦中,医护人员却早已开始忙碌。病人的病情变化时刻牵动着他们的心,特别是处在重症监护室里的患者,医护人员不断留意着他们的生命体征,在这里,医护人员是患者最亲近的人,是他们最强有力的守护者。
漫漫长夜容易加剧病人的不安,医护人员握紧他们的手,安抚他们的情绪,给他们加油和勇气。
8:00
每天早上8时,专家团队和医护人员在会议室集合,值班医生报告前一天病人的状况,专家团队根据每一位病人的情况制定新的治疗方案。
随后,专家团队和医护人员穿戴好隔离衣、防护服、护目镜、面罩、鞋套、手套开始查房。特殊时期,做好个人防护尤为关键,穿戴防护用品非常耗费时间和体力,平均一次需要约20分钟。为了加强监控,医院配备了专人对医护人员进行全过程监督,严防医护人员受感染。
9:00
隔离病区实行轮班制,一天下来,值班医生往往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隔离病区持续工作数小时。在医疗物资紧张的时候,为了减少医护用品消耗,不喝水、不上厕所已经成为医护人员的“共识”,全身被汗湿透是他们经常遇到的事。
中医专家给病人把脉。
10:00
护士为患者量体温、采集咽拭子、抽血等,这些工作均需要跟患者近距离接触。
尽管是高危的任务,护士们却毫不退缩,用心用情完成每一次检测任务。
12:00
医院按照病人的情况进行配餐,医护人员将盒饭派送到病房,每日三餐都是如此。
重症患者难以自理,他们的吃饭、服药、上厕所都需要有人帮助,护士们付出了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全方位照料他们,甚至是清理粪便都毫无怨言。
14:00
“医生有能力把你们治好,一定要有信心,坚持就是胜利。”隔离病房里,医护人员为患者加油打气,给他们莫大的信心。
当接到通知,有确诊患者治愈出院时,医护人员便会帮他们收拾好行李,送患者出院。
16:00
隔离病区每天产生不少医疗垃圾,保洁人员每天严格收集处置医疗垃圾,并每天对病房进行消杀。
患者出院后也要及时更换床褥,擦洗台面和地面,用紫外线对病房进行彻底消毒。
18:00
病人在晚饭后渐渐进入休息状态,护士的工作还在继续,基础护理不能停。如果遇到新收病人,还要量体温、测血压、观察呼吸频率、心率等,做护理记录,查大小便,发药等。
如果遇到新收病人,还要量体温、测血压、问诊,做护理记录,查大小便,发药等。
20:00
当患者感到不适,医护人员即刻安抚病人情绪,为其进行诊疗,并打起十二分精神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很多被隔离在病区的患者因为害怕而焦躁不安,医护人员都要用最大的耐心给予安慰和关怀。
22:00
医护人员临时接到运送病人的任务,立刻出车前往目的地接送确诊患者。数小时后,车辆在黑夜中顺利返回医院,患者被马上安排做进一步检查和观察。
00:00
漫长的夜晚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煎熬的,他们必须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时刻留意病人的情绪。
越是深夜,越是困倦,但医护人员丝毫不敢懈怠,困了只能靠着椅子或者墙壁打个盹。
1:00
夜班的医护人员下班了,由于长期佩戴口罩和护目镜,他们的脸上痕迹斑斑,这些痕迹成为他们身上最美的印记。
但医护人员的工作并没有结束,因为新一班的医护人员上岗了,新一轮的护理和生命体征监测工作还在继续……
3:00
这时候,如果没有新收的病人,夜班医护人员能够短短休息一下。当然,被防护装备全副武装起来的他们只能坐在椅子上稍微眯一小会儿。
自1月23日接收第一名病人以来,在这个被重重防护的“家”里,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坚决守卫每一位“家人”健康和安全。
“冲锋在前不畏险,救死扶伤意志坚,战无不胜。”这幅贴在市一医院隔离病区入口的对联充分展现了白衣天使无私奉献、守护生命的决心。
隔离病区的医生和护士,他们原本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有需要牵挂的父母、儿女和兄弟姐妹,但是,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他们就成了白衣战士。“医者仁心”是他们的初心,“救死扶伤”是他们的使命,他们甘愿做“逆行者”,以热血投入抗“疫”中,以信仰守护生命之光,向广大“逆行者”致敬,感谢广大医务工作者。
记者 岑永龙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供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